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石鼓诗十首 其一 车工·吾车篇 先秦 · 无名氏
四言诗
𨖍车既工,𨖍马既同。
𨖍马既好,𨖍马既𩢿。
君子员邋,员邋员斿。
麀鹿速速,君子之求。
𤙡𤙡角弓,弓玆以寺。
𨖍驱其特,其来趩趩。
𧾨𧾨𤒞𤒞,即䢩即时。
麀鹿𧻕𧻕,其来大次。
𨖍驱其朴,其来䢱䢱,射其𧱚蜀。
按:〖《诗纪》云。按古文苑所载石鼓文。称孙巨源得于佛书龛中。盖唐人所录仅四百九十七言耳。章樵为之考正集释之。又薛尚功郑樵潘迪诸家咸有音训。然于阙文靡所增益。杨子用修。自言受学于李文正公。得苏文忠旧本。盖六百五十七言。而训释亦简要。杨子易以今文传之矣。陕西志亦载此文。悉与杨本同。而字画训释颇异。今以二本参较著之。其古文苑旧注有可采者。亦间取附入。注中姓氏薛潘已见前。施谓施宿。王。王厚之。苏疑即文忠也。○《诗纪》以此为诗。本之杨慎。风雅逸篇云。石鼓诗。周宣王猎碣也。于诗体属小雅。又云按此诗。其体雅也。刻于石鼓。史籀书之。羊欣书录云。史籀石鼓文。韩退之云。张生手持石鼓文。皆谓字而言。若论其辞。当云石鼓诗。而不当用石鼓文也。今特易文为《诗》云:○逯案。杨说甚是。故依《诗纪》列之先秦诗中。又《诗纪》多书古文。而以今文注释。颇觉烦乱。今仍照古文苑、风雅逸篇写以今文。〗
〖薛作辛文。郑作丙文。文六十六。重文十。共七十六字。一十九句。〗
贺秘监会稽 唐 · 辛替否
 押纸韵
送君青门外,远诣沧海汜。
凫舄游帝乡,羽衣飞故里。
术妙焚金鼎,丹成屑琼蕊。
追饯会群僚,属文降天旨。
秦吴称异域,少别犹千祀。
黄鹤寓辽阳,应明城郭是。
按:(见孔延之会稽掇英总集》卷二)(〖1〗郑樵《通志》卷七十《艺文略》第八「诗总集类」有「《贺监归乡诗集》一卷。」〖2〗王楙《野客丛书》卷十七云:「仆寻考《会稽集》,得明皇所为送贺老归越之序与诗,及朝士李适之以下三十七人饯别之作,是时正天宝三载正月五日也。」按:王楙所见《会稽集》,当即《会稽掇英总集》。该集卷二收明皇以下三十七人送贺诗,与所云正合。除明皇李白李林甫姚鹄等四首已收入《全唐诗》外,馀均失收,以下分别辑出。其中王铎严都李慎微三首,系晚唐人拟作,分别收入本书卷三十三、卷三十一、卷三十五。)
挽贾考试委员宣之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遭逢绝异屈灵均,如何五日刚临,也共累臣归地下;
纂述方期郑渔仲,不道一编未竟,遽嗟书种谢人间。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贾宣之:疑贾宜之(原书中作“宣之”),名昭德山西省沁水寅村人。世代读书,长于史学,尝称誉郭可阶名象升晋城人)博学强记,谓其文可追躁韩文公,而之博学强记不在郭下。文则骈体散文两长,稍逊于郭而已。二十八年始来军令部。三十一、二年因蒋先生写「中国之命运」一书,某君会对陆军大学学员作史地讲话,事后将其记录写成「中国民族源流简考」一小册,有许多记不清的出处,都问于宜之不假搜寻书卷,凡有所询,他都可以应声解答。抗战后回京,他任国史编纂委员,很为国家得人庆,赴台后国史馆并入党史编纂委员会,宜之自请离去,旋任考试院考试委员,前几年骤得下体瘫痪,医治两年,已渐转动矣,突患感冒,二日即死。阎先生挽「天丧斯文」,可谓亲切知人(三十八年阎生日适在重庆,我特荐宜之与见面,此后印与阎很接触,故挽词恳切)。按山西当代文人,无出郭、贾之右者,可陷于日人据太原后不久自杀,令宜之之逝世亦已二年。可阶六十几,宜之仅五十才过,真是天丧斯文,惜哉(正楷按:之死于四十五年阴历端午节前后一、二日,年五十四岁)。
贾宣之有诗《读<瀛洲校士记>寄惕轩》。
遭逢:遭遇。
屈灵均屈原字灵均
五日刚临:若为贾宜之,此处指去世日期与屈原接近。
累臣:指战国楚屈原。原因谗被放,自沉于泪罗。后人因其无罪致死,故称。宋方夔《富山遗稿》《重午》诗之一:“累臣水底沉鱼冢,玉女钗头缀虎符。”
郑渔仲郑樵1104年4月26日—1162年4月26日),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
书种:指继承前代学业的读书人。 出自宋黄庭坚山谷别集》《戒读书》:“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省作“书种”。
笺:
1.拉屈原作衬,同时注明遭际不同,仅切逝日,手法一奇。
2.民国杜师预陈其美联:
公死自千秋,异日春申,应有祥徽型范伯;
我来为一恸,明朝端午,更无余泪哭灵均。
菲律宾妫汭五姓联宗总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押词韵第十二部
筚蓝纪创业之艰,樊第陶庐,毋忘缔构;
孝悌为齐家之本,田荆,所愿栽培。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妫汭五姓:妫汭guīruì:是指妫水隈曲之处。在中华姓氏中,姚、虞、、胡、田五姓同根同源,其血缘先祖是五帝之一的虞舜郑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因而史称姚、虞、、胡、田为“妫汭五姓”。
联宗:同姓的人联成一个宗族。
樊第:疑樊重门第,樊重,生卒年不详,字君云,西汉末年南阳湖阳(今南阳市唐河县湖阳镇)人。樊姓发源于河南济源,在河南繁衍兴旺,其中有一支迁至今唐河湖阳,迅速繁衍成为南阳郡大姓。
陶庐:陶渊明之庐,陶渊明有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缔构:营造,建筑。
田荆: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紫荆树》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析产,拟破堂前一紫荆树而三分之,明日,树即枯死。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兄弟感悟,遂合产和好。树亦复茂。后因以“田荆”为兄弟和好之典实。
孟宗哭竹生,是二十四孝故事之十七。“六麻”韵部中讲道:“沈腰对潘鬓。孟对卢。”
笺:两处姓氏对仗是亮点。
杨敬仲论诗解书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四○、为《诗经》篇名
钥蒙示教《诗解》,以病故相仍,近始读竟。
开发鄙陋至多,感叹击服之馀,恨未得一遂请益于门下。
若夫发明无邪之思,一贯之旨,天人同心,大道至平,古说难尽信,虽载之《左传》者,亦不可据。
《尔雅》亦多误,《大学》所引,亦有牵合。
《诗序》多失经意,《释文》多好异音。
诗人讽咏,或有包于事实制度名数,不尽合于礼典。
先王皆在商世,难拘以周礼。
文王以服事商,不应作礼乐。
如此类,未易槩举,皆前辈之所未发者,尤用服膺。
然惟尊意每不自以为足,而欲人之言,钥亦不能自已,欲效所见,试陈其甚明者,正欲反覆论辨,以归至当。
非恃相与之厚,非爱此书之深,不及此也。
《葛覃》《毛诗传》曰:「覃,延也」。
其义未安。
覃,本义深也,葛叶大而蔓小,故坠焉而深下。
俗谓坠下曰覃,徒绀切。
而《广韵》、《集韵》无此字音,《释文》徒南切,方音不同,不可知也。
而谓延也,则未安。
曰「覃及鬼方」,由中国而覃及之,则中深旁浅,实有覃义。
「实覃实吁,后稷之声」,深广也,故水中深旁浅曰覃,加水以别其字。
先儒徒因推义,释覃曰延,然施即延也,无乃重复乎?
《大田》「以我覃耜」,覃者,深也。
耜宛然有微深之状,故曰「覃耜」。
《毛传》殆未亲见耜,徒见《易》有剡木为耜之义,故以覃为利。
后儒求其说而不获,又转音为「剡」,又转字为「䎦」。
今正其字义,平声如字。
覃,《尔雅·释言》:「流,覃也。
覃,延也」。
郭注皆谓蔓延相被及。
《说文》:「𪉲,长味也。
从𣆉,咸省声。
《诗》曰「实覃实吁」,徒含切。
又,篆文覃省。
潭,《说文》从水,覃声。
《集韵》一说楚人名深曰潭。
「潭」字在六书中为形声,如「江」、「河」之从水,而「工」与「可」止取其声而无义,「潭」从水,「覃」亦取其声,非有义也。
潭有深义,今之言「潭潭」是也。
「覃」却无深义。
字书凡有意者,如「人为为伪」,「人言为信」之类,皆入会意之科。
王荆公《字说》所以不能传者,往往以形声诸体皆入会意,故有牵合强通之病。
之蔓延,故施于中谷,亦未为重复也。
覃耜之音「剡」,疑是方言。
《集韵》以为利耜,止以《诗传》、《释文》为据。
如「八月剥枣」,「剥」音普卜反,荆公以为养老者剥枣之皮而进之。
后行田野间,群儿相呼扑枣,方知《释文》之有自来。
此二「覃」字,更望考之。
《鹊巢》:「维鸠居之」。
《尔雅·释鸟》云:「鸤鸠,鴶鵴」。
郭云布谷,未安。
音如布谷者不居鹊巢,音如鴶鵴者乃居鹊巢,为鸲鹆。
鲁昭公二十五年鸲鹆来巢,而公如乾侯,此亦假他巢之应也。
故文成之世,已有童谣曰:「鸲鹆跦跦,公在乾侯」。
矧鸲鹆亦鴶鵴之音,凡鸟名多用其音。
《埤苍》云鴶鵴,《方言》云戴胜。
今审究戴胜首有竦毛,鸲鹆亦有之,而鸲鹆身色黑,戴胜身色毼而稍长大,岂《埤苍》考之未审欤?
布谷其音浑然,鸲鹆其音亟然。
穫谷毛毼,头有斑者。
李氏亦以鸤鸠为鸲鹆。
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考之当如此之详。
然鸤鸠之为鸲鹆甚明。
浙人呼为八八儿,川人呼为阿八。
所谓音如布谷者,乃今斑鸠,俗谓之步姑。
其性虽拙,粗能为巢。
戴胜首有竦毛向后,鸲鹆竦毛直上,又自不同。
𬷃鸠之刺不壹,正谓鸲鹆也。
郭景纯布谷,固已失之,欧公言拙鸠极然,不知此乃鸲鹆。
吕氏具载,皆未当也。
《简兮》:「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将祭习舞,以日中为期。
硕人在前列上处。
方中,将中也。
硕,大也,大德之人。
俣俣,德容也。
前辈曾云,日之方中,则明而易见之时。
在前上处,则近而易察之地。
君犹不能见,况幽远者乎?
此意甚切。
《氓》:「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耽,乐也;
说,解说也。
今俗说亦以女淫为大丑。
《毛传》云:「女与士耽,则伤礼义」。
《郑笺》云「士有百行,可以功过相补。
至于妇人,无外事,惟以贞信为节。
然功过相补,则士可耽也」。
每疑其害教。
近得一说,无与士耽,已是自悔而反正之言。
盖其初「抱布贸丝,来即我谋」,后又以车来,则非女之奔之也。
其言曰:「始者以士之耽兮,故我今日犹可说也。
若是女之耽兮,则我不可说矣」。
如此则得诗之意,又免功过相补之害教也。
《兔爰》:「雉离于罗」。
雉,文明,比君子
非为其文明也,罗之设所以取鸟兽,兔狡如小人,爰爰缓行,不至触冒。
雉性耿介,多罹其中。
世乱网密,小人多幸免,而君子多陷于罪。
言文明,则意差。
《萚兮《此诗凡言女,皆指君也。
女者,爱之之辞。
《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此意尤明。
又《卷阿》「俾尔」、「弥尔性」之类,不惟是爱君。
如古之称我为「朕」,未至如秦以来分别之严也。
《出其东门》:「聊乐我员」。
我自有员姓者,吾妻也。
此说未然。
毛、郑不解「员」字,疏言:「乐我心云耳」。
云、员古今字,助句辞也。
唐员半千齐州人,其先本彭城刘氏。
十世祖凝之事宋,为起部郎,及齐受禅,奔元魏,以忠烈自比伍员,因赐姓员,古无此姓也。
况此《诗解》内云,陆德明以《尔雅》云「徂,存也」,牵合上章「思存」,改「且」作「徂」,甚无谓也。
且,语助也,于义自通,何必牵强?
又改字。
以此知亦语助耳。
候人》:「维鹈在梁,不濡其翼,不濡其咮」。
鹈鹕,喙长尺馀,颔下胡大如数升囊,群飞入水食鱼。
今也在梁,不濡其翼,咮长如此而亦不濡,是当食鱼而不得食,喻贤者宜得禄而不得禄。
欧阳氏曰:此鹈当居泥水中,以自求鱼而食。
今乃邈然高处鱼梁之上,窃人之鱼以食而得不濡其翼咮,如彼小人,窃禄于高位而不称其服也。
鹈不当以喻贤者,不若欧阳氏之说为长。
「不遂其媾」。
小人富贵纵肆,好色淫恣而弃其妇。
媾,婚媾也。
毛氏曰:「媾,厚也」。
张氏曰:「不遂其媾,不称其宠待也。
今人谓遂意,亦曰称意」。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
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董曰:「《集注》作嬒。
蔚,文也。
南山朝隮,螮蝀也。
人莫敢指者,乃阴阳交感不正之气。
南山喻在高位,朝隮喻淫纵。
淫纵者,惟其意所溺,固有其妻虽婉娈而自不说者。
如卫庄姜,虽美而不见答,盖不乐于静正,而放于情欲。
季女者,年少之义,以其未尝相亲,如不为妇也。
故曰季女不说之则失所,至于斯饥矣。
张氏诗曰:「林木南山荟蔚时,工斤樵斧竞朝隮。
举知趋利青冥上,不念幽居季女饥」。
陈氏曰:「壮者趋利于山,则弱者馁穷于室。
小人肆志于上,则君子困穷于下」。
张、陈二说虽未必尽得诗人之意,然其说犹雅驯。
今为一「媾」字一「嬒」字,又婉娈季女,遂生此说。
然「朝隮」实非螮蝀也,彼《螮蝀》之诗首章曰:「螮蝀在东,莫之敢指」。
故次章曰:「朝隮于西,崇朝其雨」。
至今朝日在东,则虹出于西;
夕日在西,则虹出于东,鲜有见于南者。
且此诗初不言虹,而径以朝隮为螮蝀,则不可。
既曰季女如有齐季女,而曰如不为妇,亦觉费辞。
若以南山喻高位,朝隮喻淫纵,亦不成诗语,宜有以更之。
七月》:「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觱发者,寒气劲发,万籁尽鸣,如觱栗也。
野俗有语:「篱端吹觱栗」。
谓烈风吹篱端之虚管作声也。
栗烈者,丑月寒气益烈,人股战也。
《毛传》谓:「栗烈,寒气也」。
其以是欤?
毛氏曰:「觱发,风寒也。
栗烈,寒气也」。
王氏曰:「风而寒,尚非其至也;
无风而寒,于是为至」。
只如此说足矣。
觱栗乃胡乐,一名悲篥一名笳管,羌胡、龟兹之乐也。
其声悲栗,胡人吹之以惊中国马,后世乐始谱其音,以为众器之首。
周时安得有此俗?
语尤不足取。
股战而,汉人始有此语。
「二之日凿冰冲冲」。
凿冰之时,择冲和之日,虑寒气之伤人也。
豳公之爱民如此。
毛氏曰:「冲冲,凿冰之意」。
孔氏曰:「冲冲,非貌非声,故云凿冰之意」。
《左传》曰:「深山穷谷,固阴冱寒,于是取之」。
豳尤寒,盛冬安得有冲和之日?
不如只从毛说。
东山》:「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毛传》曰:「垤,蚁冢也。
将阴雨,则穴处先知之。
鹳好水,长鸣而喜也」。
孔疏曰:「将雨则蚁避湿而上冢」。
「鹳鸣于垤」诗意与「零雨其濛」同。
「妇叹于室」,闻其夫将归,感伤而叹也。
毛公齐人,必自知之。
解不甚详,孔疏亦未明,皆不见于垤之义。
惟胡德煇珵《苍梧杂志》言之最明。
云:「《新经》释鹳鸣于垤,谓垤为丘,垤非蚁冢。
荆公未尝到山东,蚁冢有极高大者如冢墓然,每天将雨,则鹳集蚁垤而鸣。
蚁知雨,鹳喜雨,以其类也」。
方说得于「垤」字分晓。
正以雨将作,故妇叹于室,如「殷其雷」之意,正念其劳也。
若「我征聿至」,自在下句,「妇叹于室」,意联于上,孟子所谓「丘垤」,以是知丘是自然高处,垤乃蚁冢,下王洪「盘马于蚁封」,亦谓此也。
《狼跋》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跲其尾。
周公欲进,则成王未授公以政,如狼跋其胡;
欲退则又深念民人社稷之重,欲退不可,如狼疐其尾。
周公虽进退不可,亦何至如狼之跋疐?
故程氏有云:「狼,兽之贪者,猛于求欲,故陷于机阱罗絷,前跋后疐,进退困险。
诗人取之,以言狼之所以致祸难危困如是者,以其有贪欲故也。
周公者,虽在危疑之地,安步舒泰,赤舄几几然也」。
又云:「先儒以狼跋疐不失其猛,兴周公不失其圣。
猛奚若虎豹?
胡独取狼也?
诗人比兴以类,是以香草譬君子,恶鸟譬小人,岂有以豺狼兴圣人乎」?
程氏之说美矣,然诗中无机阱之意,犹未为尽也。
尝得其说于蜀人杨少卿民望云:「狼之遇人,先旋绕于人之四旁甚疾,人为之战惧自失,然后食之。
诗人盖以狼之跋疐比四国,而周公处其中不惧也」。
此说最为得之。
常棣》:「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孺有柔义,兄弟既具,犹曰皆在于是。
和乐且柔孺,言辞气柔巽也。
其妻其子,情好合同,言夫妇父子和顺孝慈如琴瑟之和。
《毛传》曰:「翕,合;
孥,子也。
湛,和乐之至」。
此解亦平,然说诗意未出。
此诗极言兄弟之间,如《伐木》极言朋友之间。
前章引陈曰:「兄弟之急难相救助如此,及其既安宁,乃谓兄弟不如友生乎」?
此正诗之本意也。
此二章言凡人以傧尔笾豆、饮酒之饫为乐,若兄弟既具。
如谓兄弟无故,其乐又何止笾豆饮酒而已?
其和乐又且如孺子之真情,如孺慕之孺,有不可解于心者。
凡人妻子止以好合,尚能如鼓瑟琴之和。
若兄弟翕合而无间,其和乐不足以尽之,又且湛矣,如湛色然。
如此方见诗意。
六月》:「六月栖栖」。
六月建巳之月也。
栖,凄也。
凄凄有冷意,时有之寒也。
毛氏曰:「栖栖,简阅也」。
苏黄门曰:「栖栖,不安也」。
李氏曰:「与《论语》『栖栖』同」。
注:「栖栖犹皇皇,言其不安也。」虽未为定论,然以为栖栖有冷意,之寒则不可。俗谚云:「江南两浙,春寒秋热。」若中原北方,则立春便温和,入夏便热,入秋便凉,则极寒。宣王在西周,四月岂复有冷也?/《车攻》:「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惟善御者两骖不猗,虽驰而一无所失。/此一段不尽其义。苏黄门曰:「四黄既驾,两骖不猗,御者之善也。不失其驰,舍矢如破,射者之善也。」盖不善射者,必待御者为之诡遇则获,故王良为之范,则嬖奚不能获一。惟御者不失其驰,而舍矢如破,方见射者之善。不惟此诗意明,《孟子》一段,亦皆焕然。/《吉日》:「既伯既祷。」 《毛传》曰:「祷,祷获也。」祷,未必为获也。(云云。)祷者,祷其无伤人也。弓矢驱驰之间,或偶伤人,故祷欤?/毛以祷为祷获,固已赘矣。此谓祷其无伤人,亦未为的当。将田而用马,故祷于马祖,不必专为获,亦不必专为求无伤人,与厩焚不问马之意不侔。/「漆沮之从。」《禹贡·雍州》:「漆沮既从。」从者,从入渭水。然则天子之所,其在渭、漆、沮之会欤?/「漆沮既从」, 《禹贡》自说治水,此诗自说从漆、沮驱禽而至天子之所,似不必泥此「从」字。/《庭燎》 《毛传》曰:「庭燎,大烛也。」(云云。)《秋官·司烜氏》:「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故书「坟」为「蕡」。郑司农云:「蕡烛,麻烛也。」然则与庭燎有异焉。今俗曰盆者,庭燎欤?,麻滓也,音诜。《毛传》以为大烛,未安。/今说亦未安。乃麻饼,毛谓大烛,司农谓麻烛,皆是也。古者如男子夜行,必以烛。童子隅坐而执烛,又如颜叔之秉烛,非如今之蜡烛也。凡点火而明者,如麻骨、桦皮、松明之类可以照者,皆谓之烛。今祭祀所用庭燎,以麻骨一大束立于地,而然其上,照耀一庭,故毛谓之大烛,司农谓之麻烛,却非盆也。/《斯干》:「如跂斯翼。」 如鸟之跂立而张两翼。鸟首如栋甍,两翼如二霤。/孔氏曰:「如跂,如人跂足直立。」若如今说,下三句已言如矢,如鸟,如翚矣,不应又以跂为鸟之跂。不若只用旧说,如人之跂立,翼言其翼然,不必谓鸟之翼也。/《小旻》:「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此固肤近柔懦之士所执常论。然而人知其一,莫知其他,不知圣智所及,当大有为,亦无所慑。但圣智虽不慑,亦无慢易忽略,而亦战战兢兢。/范氏曰:人皆知虎不可暴,河不可冯,而不知小人之不可不畏。临深履薄,惧之甚也。此说似胜,不必更加委曲也。/《小宛》:「交交桑扈,率场啄。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握粟出卜,自何能谷。」 桑扈名窃脂,食肉之鸟也,(云云)今不得食,而率场啄,喻食肉富贵者,今犹失所困乏,而况于疹病孤寡贫弱之徒,宜其尤甚于入犴狱也。(云云。)民穷苦,握粟出卜,问曰:「何自而能谷善耶?」此章言贵贱皆困穷。/前辈大率如此说,意既不属,亦觉其言泮涣。桑扈窃脂,《尔雅·释鸟》自有两义,非名窃脂也。其曰「鳸窃玄,秋鳸窃蓝,鳸窃黄,桑鳸窃脂,棘鳸窃丹」者,「窃」皆训「浅」。注:「窃,蓝青色。」然则窃脂,谓其色浅白也。其前又别有两句云:「桑鳸窃脂,鳭鹩剖苇。」注云:「食肉,好盗脂膏。」苏黄门《古史序》有云:「圣人之不为不善,如驺虞之不杀,窃脂之不谷。」《小宛》正谓此。窃,盗脂膏之义。此章盖言遭诬陷而无告者。桑扈食肉,而谓其率场啄,可谓是非颠倒矣。惟其填寡,宜乎陷于岸狱也。此事甚易见,试握粟以卜之,谓握粟以试桑扈,彼何尝能食谷乎?言是非在目前,分明如此,而上不能察,若以为卜筮之卜,则意差矣。/《何人斯》:「维暴之云。」 详观是诗,非刺暴公也,刺其从暴公者也。/此诗之必有所传,诗不言苏,而序言之,一诗中只有「维暴之云」一句,不知果暴公否。郑氏以苏、暴皆畿内国名,孔疏云:「苏国在河内温县。」是东都之畿内也。春秋为公者多是畿内诸侯,遍检书传,未闻畿外有暴国。今暴公为卿士,明畿内。此说亦不定。记得郑渔仲曾辨此云:「周之畿内无所谓暴者。」更当考。/《巷伯》:「捷捷幡幡。」 幡幡者,随风翻覆,反覆不定之状如此。/「幡幡」诚有反覆之意,然谓之随风翻覆,则是今释道所立之幡也,恐古无此。秦已有幡信之书,未知幡信起于何代,更考。/《北山》:「或王事鞅掌。」 在腹曰鞅。此诗,士子其职卑矣。其鞅在掌,方驾车马,故任此劳。故世以烦劳为鞅掌。/毛氏曰:「鞅掌,失容也。」孔氏曰:「鞅掌,烦劳之状。」只须用孔说,今说颇迂。韅靷鞅靽,皆在马之身,惟辔则在御者之手。鞅既在马腹,如今之肚襻,不应在人之手掌也。/陆机《草木疏》/「」当作「玑」,非晋之陆士衡也。吕氏《读诗记》皆作「玑」。(《攻愧集》卷六七。)/六月:原无此二字,据前后文例补。
咏谥法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九
桀纣匪恶名,桓灵讵丑谥。
郑樵论之详,吾亦韪其议。
四君自恶君,不因名谥被。
如唐德宋光,明之肃显辈。
岂弗耀佳称,宁无愧字义。
臣子议君父,亏名亦非事。
此语既不刊,吾谓谥可废(叶)
三代直道行,斯民公论备。
惟视所行哉,虚誉诚无济。
按:郑樵作通志其序谥略云后世伪作周公谥法欲以生前之善恶为死后之劝惩且周公之意既不忍称其名岂忍称其恶如是则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不可行乎周公矣此不道之言也因论云恶谥莫如桀纣其次莫如桓灵此古今之所闻也桀纣是名耳非谥也当之季未有谥殷之季虽有谥法然以得谥为荣且桀之所名取于木犹高柴公孙枝之类之所名取于丝犹臧纥南宫绦之类是名非己之所更即父兄之所命安得有贱人多杀残义损善之义乎桓于经典无恶义如公执桓圭乃圭璋之首称桓桓武王果毅之盛德齐桓公用能霸业周桓王亦无累行安得桓为恶谥乎灵者神圣之异名周之东也王纲不振迨乎灵王周道始昌诸侯服从以其生有神圣之德死则谥之以灵是为名实允当安得灵为恶谥乎又如幽王罹祸为臣子所不忍言故以幽寓痛恻而非拥遏不通之义厉王虽过然语云子温而厉其与安并言德又岂暴虐无亲之义盖成周初无恶谥谥之有恶者后人之所立也云云其论甚正因捡阅史记后附谥法解一篇乃唐张守节正义时录入逸周书全文而非司马迁手笔且逸周书至晋孔晁始注而行之其名虽列于班史艺文志或言七略亦有其名然刘歆班固皆在史迁以后其书自系迁所未见况解内各字义曲为比附必非周公所作其为后儒诡托无疑兹咏全韵诗毕益见郑樵为不刊之论且即以幽厉桓灵为恶谥而言亦足见汉以前尚有公论而汉以后非革命异代于其胜朝或有与以恶谥者若其本朝未有不与以美谥者可尽信乎予故咏谥法而谓之谥可废耳并识全韵诗后以俟后世之公论